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创新及应用
简介:
成果简介:
项目属于“油气勘探”领域。冀中探区勘探程度高,常规油气勘探已进入后期阶段,勘探难度及油田增储上产的压力逐年加大,致密油气勘探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勘探领域。但致密油储层缝孔发育,非均质性强,裂缝储层与围岩地球物理差异小,地震波传播规律不清,“甜点”区预测难度大,如何提高致密油资料品质,提高致密油勘探成效是我们亟需攻关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依托华北油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开展了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历时5年取得了3项技术创新,实现了致密油勘探的重大突破。
1、创新“裂缝储层等效介质模型构建技术”;
2、创新“时空变Q体建立及补偿处理技术;
3、创新“无原子库的微小断层识别技术”。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创新与应用在华北探区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发现了千万吨级规模致密油储量区1个,累计新增探明探明储量164.49万吨、控制储量2530万吨,实现利税合计1.72亿元。项目成果在华北、新疆、塔里木等油田广泛推广,为我国逐步向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延伸的战略决策做出重要贡献。
成果创新性:
1、创新“裂缝储层等效介质模型构建技术”,首次构建出适合裂缝致密油储层的地震等效介质模型,通过裂缝储层等效介质模型的波场正演,量化表征了不同特征砾岩体,不同裂缝密度、方位角、倾角等参数的地震波场响应,分析了裂缝密度及方位对地震波场的影响,为陆相断陷凹陷致密油勘探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2、创新“时空变Q体建立及补偿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广义S变换求取Q因子的方法,开发了近地表Q值反演及三维建模软件,利用VSP井点Q值数据约束,建立全区时空变的Q体;应用Q补偿处理后,剖面高频端能量明显增强,剖面层间信息丰富,分辨率得到明显提高,目的层频带拓展了10Hz以上。
3、创新“无原子库的微小断层识别技术”,基于无原子库自适应波形多道匹配追踪技术压制反映连续稳定地质特征,将地震数据表示成多组局部平面波(连续反射信息)与不连续信息以及随机噪音的和,利用这些信息识别微小断层。识别的断点更加清楚,可分辨断距5m的断层;利用连续数据的资料分辨率明显提高,薄互层的反射特征突出,储层预测与井符合率由以往的70%提高到85%以上。
成果独占性:
2013年依托中石油重大科研项目,华北油田公司和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地震采集、处理、解释和VSP一体化技术攻关,并逐步形成了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系列,为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并在渤海湾盆地及二连盆地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致密油气领域勘探的重大突破。
1、创新了“裂缝储层等效介质模型构建技术”,为了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合理性验证及优化,以及后续的针对性处理和解释反演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2、创新了“时空变Q体建立及补偿处理技术”,同时开发了近地表Q值反演及三维建模软件。Q补偿处理后剖面高频端能量明显增强,剖面层间信息丰富,分辨率得到提高。
3、创新了“无原子库的微小断层识别技术”,利用这些信息识别微小断层。识别的断点更加清楚,利用连续数据的资料分辨率明显提高,薄互层的反射特征突出。
成果盈利性:
项目成果在华北探区进行整体推广应用,三维地震成果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利用新三维地震成果资料,自2012-2015年共新增探明储量164.49万吨、控制储量2530万吨。束探1、2、3井截止到2015年底累计产原油1.28万吨。新增利税合计1.72亿元。项目成果在华北物探处推广应用,自2012年以来共有6个三维项目应用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满覆盖面积932平方公里,财务结算工作量达到3.52亿元。塔里木油田将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塔北等油田推广应用,在资料解释中,应用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方向及强度等识别精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储层预测准确率提高10%以上。
成果持续性:
1、到目前为止,本项目形成的泥灰岩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已应用到束鹿凹陷的地震勘探项目中,地震采集满覆盖面积433km2,资料处理解释895km2。(1)2013年冬-2014年春束鹿凹陷中南部“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项目,满覆盖面积为221km2,价值工作量8213万元。(2)2014年冬-2015年春束鹿凹陷北部“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项目,满覆盖面积为212km2,价值工作量7231万元。(3)束鹿凹陷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项目,满覆盖面积895km2,价值工作量约1680万元。
2、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成果在准噶尔盆地玛湖等油田推广应用,在资料解释中,应用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三叠系储层裂缝方向及强度等识别精度有了极大地提高。
3、塔里木油田将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塔北等油田推广应用,在资料解释中,应用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方向及强度等识别精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储层预测准确率提高10%以上。
成果先进性:
首次构建出适合裂缝储层的三维地震等效介质模型,通过波场正演,查清了不同特征砾岩体,不同裂缝密度、方位角、倾角等参数的地震波场响应特征,为了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合理性验证及优化,以及后续的针对性处理和解释反演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首次定量地描述了面元内各关键参数对裂缝的敏感度影响。新技术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实现了经济技术一体化
;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资料品质提升明显。束鹿凹陷致密油勘探使用时空变Q体补偿处理后,资料频带拓展了10-15Hz;成果资料的成像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使3000m以上深度误差小于0.5%,3000m以下深度误差小于1.5%。首次获得了束鹿凹陷近200km2过井裂缝密度资料,实现对束鹿凹陷的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勘探,新发现和落实了一批有利勘探目标。
成熟度:12、利润级:开始盈利且利润超过总投入的10%
市场分析:
项目成果在华北探区进行整体推广应用,三维地震成果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利用新三维地震成果资料,自2012-2015年共新增探明储量164.49万吨、控制储量2530万吨。束探1、2、3井截止到2015年底累计产原油1.28万吨。新增利税合计1.72亿元。项目成果在华北物探处推广应用,自2012年以来共有6个三维项目应用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满覆盖面积932平方公里,财务结算工作量达到3.52亿元。塔里木油田将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塔北等油田推广应用,在资料解释中,应用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方向及强度等识别精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储层预测准确率提高10%以上。
商业模式分析:
“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形成了三个创新技术,裂缝储层等效介质模型构建技术、时空变Q体建立及补偿处理技术、无原子库的微小断层识别技术。此项成果已在华北油田的冀中、二连两大探区及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推广应用,推动了致密油勘探的开展,为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可以以技术输出的模式与国内各油气生产单位进行合作。该项目针对我国东部老油田高勘探程度区的深层潜山及内幕、地层岩性和小型断陷湖盆等新的勘探领域和地表大型障碍区三维地震勘探难题,采取了“产、学、研”相结合、“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与VSP”一体化联合攻关,形成了四项关键技术的创新,项目研究成果突出,经济效益显著,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营销状况:
项目成果在华北探区进行整体推广应用,三维地震成果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利用新三维地震成果资料,自2012-2015年共新增探明储量164.49万吨、控制储量2530万吨。束探1、2、3井截止到2015年底累计产原油1.28万吨。新增利税合计1.72亿元。项目成果在华北物探处推广应用,自2012年以来共有6个三维项目应用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满覆盖面积932平方公里,财务结算工作量达到3.52亿元。塔里木油田将断陷凹陷致密油地震勘探技术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塔北等油田推广应用,在资料解释中,应用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方向及强度等识别精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储层预测准确率提高10%以上。项目具有推广到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潜力。